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通过,并自2022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这就意味着,家庭教育从此“有法可依”;双减实施后,家长不能再当“甩手掌柜”。那么家长到底该怎么做?
家长四不减
我们常说,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更离不开父母的教育。
越是“双减”,家长越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坚持“四不减”,做好孩子的“第一责任人”。
1.双减,不减父母担当
当外在教育资源变得有限的时候,一个孩子的成长,几乎就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双减”之后,家庭教育要及时“补位”。
2.双减,不减习惯的培养
习惯的养成,最重要还是来自于家庭、来自于父母、来自于言传身教的力量。
陶行知说过:“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古往今来,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由他们的好习惯所成就;失败人士之所以失败,是由他们的坏习惯所导致。
一个自律、爱学习、勤于反思、积极进取的孩子,他的未来不会差。
3.双减,不减陪伴的质量
父母付出了多少,孩子就会反馈多少。双减后,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当父母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教育时,孩子的学习成绩、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会得到飞速增长。相反,没耐心顾及孩子学习和心理培养的父母,更容易产生亲子矛盾。
4.双减,不减家校的配合
关注孩子的学习,积极参加家长会,主动与教师沟通,支持学校的工作。这样既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又可以和老师有更多的沟通机会,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双减”之后,家长依然非常焦虑,如果作业变少了,学习的内容能落实吗?如果不让补课,一旦孩子学不好,怎么办?考试减少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如何体验?一连串的问题,困扰着每一位家长。
资深教师指点迷津
“双减”后,小学期中考试没了,为了方便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小奇走访了教育一线的老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老师们的育儿心经~
陈老师呼吁家庭与学校都可以依据政策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了灵活多样的反馈形式。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们围绕“民间故事”这一主题分小组开展了小课题研究,在研究中检验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分析、团队合作等多种能力。
新变化下,孩子回家后的自由时间肯定增多,家长不妨将重心转移到培养孩子预习、复习、积累的学习习惯上来,切实做好孩子学习的督促工作。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帮助学生筛选课外阅读积累读物,创造亲子共读、亲子实践的学习机会,与学生一起积累课外知识;借助积累本、摘抄本、手账本、日记本、“采蜜本”等,培养学生积累的兴趣。另外,定期开展家庭分享会,分享新鲜有趣的课外知识也可以很好的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另一位有着二十多年从教经验的老师(笔名水寒)自述道:不管是“双减”前,还是“双减”后,作为老师,我一点都不焦虑;同时作为家长,我也一点都不焦虑。因为“双减”于我而言,并不是什么新事物,不是什么刚出台的新政,而是始终如一的教育追求,是一以贯之的教育实践。
“快”与“慢”在教育领域存在着奇异的相对性。往往一味求快,反而欲速则不达,常常心急火燎,却急之而不得。唯有慢下来,静下来,减下来,然后才有可能走得更稳,更快,更远。
今天,在急功近利,浮躁不安的社会风气裹挟之下,我们的教育在相当程度上是缺乏常识的。“减法教育”其实就是在贯彻教育常识。我深信,唯有教育回归常识,才可能有好教育。
小奇有话要说
看了以上几位老师的建议,小奇要提醒广大父母,教育孩子要有更长远的眼光,更长远的规划。
教育专家杨东平说过:“让每一个孩子的天赋展现,是家长的终极使命。”
发现孩子的一个长处,就是教育的一个起点。它像一把钥匙,打开孩子人生的无限可能。
从小拥有理想的孩子,会主动去学习知识,不断地强大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或许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变成高考状元,但在父母的帮助下,孩子的未来会越来越清晰。
成功的教育背后,从来没有偷懒的父母。
在教育改革的当下,父母不仅要多陪伴孩子,更要关注孩子的素质教育。为孩子选择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课程,为孩子的未来助力~
永利集团成长中心一直是素质教育的践行者,我们相信,每个孩子的好,不在于他战胜了多少对手,而在于他是否会成为最好的自己。
全面升级跨文化课程与素质课程融合一体的『五育成长』体系,开设六大素质课程:小奇多维成长、小奇科学馆、永利集团英语、永利集团图书馆、永利集团安亲托管、永利集团艺术美学。
让孩子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适才适性全能发展,最终实现“快乐儿童、轻松父母、幸福家庭”目标。